哈佛招生歧视亚裔案开庭 二号站哈佛招生时过分

哈佛招生歧视亚裔案开庭 二号站哈佛招生时过分考虑种族因素


种族歧视是一直都在纠正的,哈佛大学被控多年来在招生中歧视亚裔申请学生,位于波士顿的美国联邦地区法院15日开庭审理此案,引发全美关注。
 
控方律师称,哈佛招生时过分考虑种族因素,使用事实上的种族配额、刻板的种族偏见和更高录取标准,蓄意歧视亚裔申请学生以控制亚裔录取人数,指责哈佛在就“个人评估”打分时故意压低亚裔学生评分。
 
代表哈佛的律师否认这些指控,坚称哈佛招生程序合法,考虑种族因素是出于保障校园多样性需要,但从未将种族作为消极因素对待,批评控方数据不全,结论片面并具有误导性。
 
哈佛律师还说,今年哈佛本科新生中,亚裔占比达23%;联邦最高法院此前裁决相关案例时,已认定高校录取学生时适当考虑种族因素合宪。
 
就在这次全美关注的庭审开始前一天,波士顿出现两场亚裔美国人的集会。
 
一场在波士顿市中心科普利广场,数百名亚裔参与,普遍中年以上,为人父母。打出的标语包括:“以多样性名义进行歧视是错误的。”“族裔背景不应伤害我的录取机会。”
 
另一场在相距约5公里的哈佛广场,几十名年轻学生参与,肤色各异,以亚裔居多。打出的标语包括:“保卫多样性”“我支持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因为平等不等于公平。”
 
第一场集会由多个亚裔教育维权团体发起,旨在声援此番将哈佛告上联邦法庭的“学生入学公平组织”(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他们指控哈佛大学多年来“非法使用事实上的种族配额、刻板的种族偏见和更高的标准”,在招生时对亚裔申请学生进行歧视。
 
第二场集会组织者主要是一些哈佛大学亚裔学生,二号站注册他们支持校方立场,主张维护平权法案,“(族裔)多元的校园是更好的校园”。
 
连日来,这起官司频繁登上美国主流媒体的要闻和评论版块,民众普遍预期最终会打到联邦最高法院。
 
优质大学教育机会,牵动天下父母和学子的心。但这场诉讼之所以成为美国舆论焦点,最紧要之处不在于哈佛,也不在于亚裔,而在于对美国社会影响巨大的平权法案今后应存应废,何去何从。这不仅关系到教育平权,也直接影响两党政治博弈以及所有少数族裔普通民众的生活。
 
平权法案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主要成果之一,其背景和演变颇为复杂。大体说来,主要内容是在大学招生、就业机会等方面照顾少数族裔等弱势群体,其初衷是保障人们不因“肤色、宗教、性别或民族出身”受到歧视或不公平对待。
 
但随着时间流逝,平权法案的着眼点逐渐转向保障“族裔多样性”。与此同时,不断出现白人学生或求职者投诉受到“逆向歧视”。虽然同样身为少数族裔,亚裔却普遍被加之以“成绩优异”的刻板印象,许多亚裔人士痛感自己也成为“逆向歧视”的受害者,抱怨自己不得不攀越较其他少数族裔高出一截的名校门槛。因此,在他们看来,平权法案本来旨在消除种族和性别等歧视,反而制造了针对他们的新的歧视。
 
在科普利广场,亚裔团体领导人和代表相继在集会上发言,指责平权法案使许多表现出色的亚裔学生仅仅因为与生俱来的族裔背景,就失去就读心仪大学的机会,呼吁美国一流大学在招生时不再考虑种族因素,让所有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学生入学公平组织”负责人爱德华·布鲁姆曾帮助多名白人学生打反对平权法案的官司。
 
他在集会现场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打官司的目的,是“终结哈佛针对美国亚裔申请学生的歧视性行为……在录取过程中对所有族裔一视同仁,不再考虑种族因素”。“哈佛可以在不歧视的同时实现多样性”。
 
集会组织者之一、美国亚裔教育联盟主席赵宇空对新华社记者说,2号站开户亚裔申请学生从学业到课外活动都表现优异,但在哈佛等顶尖大学的人格特质评估中一直被打低分,这是没有根据的种族偏见,不仅很不公平,而且给许多亚裔学生带来难以承受的学习负担,导致许多心理问题。
 
他说,名校录取可以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向贫困学生倾斜,但不应考虑种族因素。
 
不过,在哈佛大学内,不少年轻学生却有着不同的想法。
 
来自加州华裔厨师家庭的大四学生陈珊妮说,她支持平权法案,支持哈佛大学招生时考虑种族因素,并将就此出庭作证。
 
陈珊妮说,在她看来,关于亚裔美国人受到平权法案消极影响的假设是不正确的。在美国,亚裔的确面临歧视,她也支持哈佛针对隐含的种族偏见修改招生政策,但这起官司只是试图在招生过程中去除种族因素,并非解决问题之道。
 
哈佛大三学生弗朗西斯科·莫托斯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他是出生在美国的拉美裔移民,是家里第一代大学生,和许多少数族裔学生一样,能进哈佛正是受惠于平权法案的帮助。
 
他说,许多少数族裔学生来自乡村和偏远小镇,家庭贫困,欠缺资源,没钱聘请升学顾问或私人教师,很多人不得不打工,没时间从事课外活动,得不到外界帮助。平权法案既是这些学生摆脱困境、扩大求学机会的途径,也把来自各种地方和环境的学生带到了同一座校园。
 
莫托斯说,高校招生除了学业成绩,最重要的衡量因素应该是学生的成长背景和奋斗历程,应当考虑到社会经济地位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平权法案或许需要重新进行结构性改革,但绝对不应该废除。
 
展望哈佛这场官司的前景,莫托斯说,他相信最终会交由联邦最高法院裁决,但不管结果如何,这场官司对任何一方都有积极影响。“如果改革平权法案,就应当让所有人受益。不一定平等,但应当公平。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